中國試飛院全面展開新1代飛機技術研究(組圖)
文章原載:溫州清潔 文章出處:http://www.bst-tech.com.cn/ 文章版權:如需轉載本文,請以鏈接的形式注明原載以及出處,謝謝!
中國試飛院五零周年慶典儀式上的飛行表演( 攝影: 張加軍) 試飛英雄團隊 攝影: 張加軍 環球時報駐西安閻良記者張加軍報道:二零零九年四月一五日,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簡稱中國試飛院)迎來了建院5十周年盛大慶典。試飛院院內院外鮮花簇擁、彩旗飄揚、橫幅醒目、全院上下1派強烈喜慶。 中國飛機的“準生證”由她發 一九五九年四月一五日,為了解決航空技術發展中的面臨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促進航空工業的發展,我國參照原蘇聯的航空工業管理模式,在閻良創建了飛行試驗研究院,這是我國惟1承擔軍用飛機、直升機、航空發動機、機載設施等航空產品國家級鑒定試飛和民機適航審定試飛的綜合性科研機構,是國家授權的飛機適航認可實驗室。鑒于試飛院在飛機正式鑒定中的重大作用,被大家形象地稱為“飛機準生證的發放地”。 俄專家對中國試飛院大加贊賞 上午九時三零分,中航工業試飛院成立5十周年慶祝大會在宣嚴的國歌聲中拉開了序幕。大會由試飛院黨委書記白長義主持。嘉賓代表宣讀了賀信、賀電。試飛院院長劉選民作《慶祝試飛院成立5十周年大會主題報告》。 會上,俄羅斯試飛院副院長維德先生高度贊揚了中國試飛院五零年來取得的成就,俄功勛試飛員還向試飛院贈送了蘇霍伊-一零零型飛機模型。 在試飛院五零周年慶典項目之1的飛行試驗高級論壇大會,與會領導與專家指出,五零年來,試飛院以“我”以主,不斷突破跨越,打破西方勢力封鎖,成功完成了空中加受油機試飛,3角翼戰機尾旋試飛等1系列關鍵項目的試飛任務。自主開發出變穩飛機、高速彈射試驗機、雷達電子試驗機、空中試車臺等1批飛行試驗研究機成為航空工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突破殲十大迎角失速尾旋等飛行試驗關鍵技術 記者了解到,進入新世紀以來,試飛院集中優勢資源重點突破了多項第3代戰斗機試飛的測試技術難點,在大迎角失速尾旋、駕駛員誘發振蕩、飛機顫振與ase特性試飛、氣動力研究等方面進行了大量預先研究工作,突破了新型飛機飛行試驗的1些關鍵技術,并對電傳飛機飛行品質、參數辨識、飛行模擬和模型自由飛等進行了技術攻關,完成了殲十飛機試飛需要技術攻關的多項課題。成功研發出了包括fes(顫振激勵系統)、a/gdas測控系統在內的多種技術手段,建立并完善適應未來發展的飛行試驗軟件認證與質量管理體制。在八年的時間里,試飛院為殲十試飛進行了多項技術攻關和技術改造,牽涉面之廣前所未有,為該機終成功安全定型掃清了障礙,開辟了道路。 在飛行品質研究方面,試飛院從常規操縱系統飛機過渡到具有電傳飛控系統的3代機,研究手段包括戰斗機和直升機地面飛行模擬器和變穩飛機,研究內容從純開環進入閉環研究。特別是在高階系統的等效系統擬配技術、時間延遲準則、桿力靈敏度和操縱協調準則、人-機閉環準則和放寬靜不亂性飛機飛行品質,以及顫振性能試飛等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航空動力裝置方面,先后完成了多種動力裝置的定型鑒定試飛,取得了1批科研成果,形成了1套較為完整的航空動力裝置飛行試驗體制;在航空電子與機載設施方面,完成了數百項國家重點型號新機系統/機載設施鑒定和定型試飛、預研和技改任務。突破了我國3代機航空電子系統飛行試驗技術,全面展開了新1代飛機的技術研究工作;在民機適航審定試飛方面,突破小離地速度、中斷試飛、大剎車能量、帶冰飛機性能試飛和自然結冰性能試飛等風險科目的試飛。 加速建設成為世界尖端試飛機構 未來,試飛院必須著眼新的形勢任務,進1步加強規劃,形成“旗幟技術”,加速建設成為世界尖端試飛機構,為國家航空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劉選民院長代表試飛院表示,將繼承和弘揚五零年來的奮斗精神,以軍工行業發展需求為牽引,以打造世界1流試飛機構為目標,堅持把預先研究作為試飛技術發展的基礎,把大型工程試飛作為發展的主要支柱,努力使我國的整體飛行試驗水平躋身世界進步行列。(二零零九年四月一五日) .othercontent_零一 p {line-height:二三px; margin:零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