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讓人1聲嘆息 盡管不無偏頗
文章原載:溫州清潔 文章出處:http://www.bst-tech.com.cn/ 文章版權:如需轉載本文,請以鏈接的形式注明原載以及出處,謝謝!
寫1些東東給胡哥! 作者:[ lwdd ] 發表時間: 二零零八-零六-二九 一零:一九:四一 股民1研究股市上漲下跌的原因,管理層就發笑。漲跌的開關掌握在他們手中,你們卻去研究技術啦、這個面那個面啦,這不是緣木求魚又是什么? 投資中國股市的人,本來應該是非常幸福的。從股市誕生到今天的二零個年頭,中國經濟1直牛氣沖天,從來沒有低于過七%的增長速度,一九九零年的gdp是一.七四萬億元,到二零零七年已經是二四.六萬億元了,二零年增長了一四倍之多。作為實體經濟的晴雨表,照道理來講,就是1頭彪悍的大牛才對啊,即使投資人有所謂“過度情緒”,多也就是有時候肥牛有時候瘦牛罷了。 可悲的是,二零歲的中國股市從來就沒有牛過,1會兒是骨瘦如柴的小貓,1會兒是碩大無朋的大象,股票價格總在喜馬拉雅的頂峰和馬里亞納海溝之間來回蹦達著。 是中國股民有著運動員1般的體魄,熱愛登山跳海、跳海登山地來回折騰嗎?顯然不是。今天中央電視臺通過對七六萬投資者的調查,得出1個數據:從二零零七年至今,九二%的股民虧損,虧損五成以上的人竟然接近六成!須知,今年是“黃金十年”的第2年,也是言猶在耳的“增加人民財產性收入”和“防止股市大起大落”這些莊嚴的承諾才說了六、七個月啊。而縱觀二零年股市的發展歷程,至少也有九二%以上的平民參與者血本無歸,幾萬甚至十幾萬億的平民資財化為灰燼。說中國股市是百姓財產的屠宰場,那是1點也不過分的! 中國股市怎么了?1個社會財富的源泉怎么成了社會財富的黑洞?1個全體社會成員民主公平地分享社會發展成果的渠道怎么成了加劇社會不公不義的工具?讓我們看看中國股市的結構吧。 中國股市由5個部分構成:一、代表法律權威、行使市場監管責任的國家機關;二、被投資者,也就是上市公司;三、投資者,也就是股民、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四、在以上3者之間架設溝通橋梁的社會中介機構,如交易所、券商、會計師事務所;五、由公共知識分子和各利益集團代言人組成的公眾輿論。 照道理講,如果市場各部分各守其職,市場應該平穩發展才是啊,但是事實卻表明,一八年來,中國的股市1直就是這樣要么是貓,要么是大象,來回折騰個不休。 為什么會這樣?我們要從市場上漲下跌的原因分析起來。 中國股市從誕生至今,從來都是1個受著嚴格政府管制的“政策市”,其上漲和下跌完全是政策人為制造出來的,所以和實體經濟幾乎老死不相往來。 既然是人為的政策市,為什么不將股市調控成平穩發展的市場呢? 因為漲跌得越“暴”,利益的越巨大! 設想1下,假如有人能準確地在中國股市的每1個低點買入,又在股市的每1個高點賣出,有個3年5年的,他將擁有多少財富?實在難以想像。不是說成為億萬富翁很簡單嗎?只要拿十萬元前,找到一零個翻番的股票就實現億萬富翁的美夢了。 試想1下,假如這個“神人”在低點買入后,他是否希望在短時間內漲得越高越好?而他在高點賣出之后,是否希望在短時間內跌得越低越好? 誰能找到大盤的高點低點?制造政策的人;誰能找到個股的高點低點?操縱個股的人。 誰制造著政策?中國證監會;誰具體操縱個股?機構投資者。 中國證監會和機構投資者應該是什么關系呢?應該是貓和老鼠的關系。但是現實是什么關系呢?是1家親的關系。 1家親是如何形成的?一、入市靠證監會批準;二、運行靠證監會“窗口指導”;三、隊伍相互融合。 僅僅查公開的資料就1目了然,證監會不過是1個跳板,許多證監會官員們人生的目標是到被監管單位去享受財富。 先看證監會和券商的隊伍融合: 新銀河證券的董事長李鳴曾是中國證監會稽察2局局長;新銀河證券的總裁肖時慶曾任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 安信證券總經理王彥國曾在證監會發行部、基金監管部、證監會南京特派辦、上海證管辦等部門擔任要職; 國金證券董事長雷波,是已被“雙規”的前證監會副主席王益的在證監會時的秘書; 平安證券總裁助理張文生曾經是證監會干部; 曾任證監會副主席的汪建熙,后來搖身1變,成為合資投行中金公司的董事長; 太平洋證券總經理王超,曾任證監會法律部主任,證監會杭州特派辦主任、黨委書記、證監會稽察1局局長等職;太平洋證券獨立董事王連洲更是在業內赫赫有名,是基金法的起草組長; …… …… …… 再看證監會和基金公司隊伍的融合: 目前六零家基金公司中,一五家基金公司的總經理曾在證監會、上證所、深交所擔任過要職;此外,還有七家基金公司的董事等也在上述監管部門工作過; 甚至美國的也在招募中國證監會的官員:不久前,中投公司砸下三二億美元的美國私募基金弗勞爾斯的董事總經理宣昌,就曾任證監會規劃委委員和機構監管部副主任。 …… …… …… 好了,在這樣明目張膽的融合中,證監會對市場中兩支重要的主力的監管已經成了左手管右手了。剩下來監管誰呢?管上市公司? 眾所周知,上市公司是券商輔導、保薦、發行上市的,券商和證監會是1家人后,上市公司和證監會就有了“姑表親”;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要炒作股價需要上市公司有相應的消息配合,上市公司也要基金拉升股價進行減持、再融資等活動,在市場生存過程中,上市公司通過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也和證監會有了“姨表親”。都是1家人,那么監管誰呢? 還有兩支力量:“經濟學家”和媒體輿論。但是大多數“經濟學家”本來就是強勢利益集團包裝出來的、豢養著的,而這些強勢利益集團通過廣告購買、信息溝通早已經將大多數輿論媒體收歸麾下了;至于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假如他們堅持客觀公正的立場,在沒有集體訴訟制度的中國,在中小股東沒有對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權的中國,能生存下來嗎? 現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道德,將證監會、券商、機構投資者、中介機構、大眾輿論焊接在1起,形成1個利益共同體的時候,他們就是反市場的1致行動人!暴漲之后暴跌,暴跌之后再暴漲,就在這瘋狂的上串下跳中,1次次絞殺中小投資者的資本,1次次剮削人民的財富! 今年年初,滬深兩市的流通市值是一零萬億,到六月一八日已經不到六萬億了,這四萬億真金實銀,相當于去年全年國家財政收入八零%財富到那里去了?我們知道從去年到今年,印花稅、融資、再融資、大小非、基金分紅,林林總總加起來,也不過一萬億左右的規模,還有三萬億到那里去了? 基金已經偶然暴出了“老鼠倉”,證監會的官員們有嗎?假如有,那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因為能主導市場方向的人,從人性的角度,1定是希望漲了再漲,跌了再跌的啊。 但是目前我們的法律體系能阻止官員的老鼠倉嗎?答曰:不能! 《證券法》中第4十3條就是防范老鼠倉的,怎么規定的呢?“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從業人員、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和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參與股票交易的其他人員,在任期或者法定限期內,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義持有、買賣股票,也不得收受他人贈送的股票。”這個規定等于告訴證監會以及相關的禁止交易人,買賣股票1定要用老婆、兒女的名義,不可以拿自己的身份證去開戶。簡直是“嚴苛”的“酷法”啊,它的目的好像在努力杜絕證監會官員們擁有私房錢! 但是假如就有證監會官員冒天下之大不韙,拿自己的身份證炒起來怎么辦?第1百9十9條的“違法責任”在等著他們:“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參與股票交易的人員,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義持有、買賣股票的,責令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股票,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買賣股票等值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這說明,如果自己把自己揪出來,不但要將賺的錢吐出來,而且證監會還可能給個“警告”啊,“記過”啊什么的處分!如此“殘暴”的懲罰,相關人員至少膽子要比米粒大才敢觸犯啊! 前1段時間市場高呼“救市了!”的時候,我冷眼旁觀,哧哧冷笑:證監會肯定心里想,你們鬧得這么兇,說大小非使股票下跌,說印花稅讓股票下跌,好,我大小非規范!我印花稅降下來!你們能耐大,看能將股票漲到哪里去!1個眼色基金就明白了,瘋狂地賣;證監會也不閑著,新股拼命地發;“經濟學家”也行動起來,說恐怖啊,越南危機了!美國危機了!印度危機了!看你們那個敢買!等回落幾天傻瓜們猶豫彷徨的時候,給你們后痛擊:特批特大的ipo!冷不防提高存款準備金!國資委說國有企業炒股損失要追究……嘩啦啦兮大廈傾…… 暴漲有暴漲的受益者,暴跌有暴跌的受益者,在這場世界罕見的股災中,有人哭紅了眼,有人笑彎了腰!誰是暴跌的受益者?能預知市場方向的人;在目前的市場主體中,誰能預知市場方向?以證監會為核心的龐大的利益集團! 假如證監會真心救市,能將股市穩住或者拉上去嗎?小意思! 去年年底以來中國股市的運行軌跡,就是中國石油的運行軌跡。這個怪胎,到今天依然有二.四六萬億的總市值,占大盤的權重一三%還多。中國石油漲,則大盤漲,中國石油穩,則大盤穩,中國石油跌,則大盤跌。那么要花多少錢才能讓它漲起來呢?今天多只要花三億!今天它的價格在一五左右,換手率不到一%,全部交易額不足六億元,用三億拉升,另外至少有三億跟風,價格就上去了。其實要穩或者升,只要機構不拋就行了,因為目前這個價格,不存在獲利盤,套牢的股民是不會洶涌地割肉的,但是為什么它就跌了下去,帶動大盤狂跌六.五%,以至于八零零家跌停呢?只有1個解釋,根本不想救市,反而想打壓股市,制造恐慌,以期獲得更廉價的籌碼! 機構有錢嗎?嚇死你!不說每次都能成功逃頂的社保基金、瘋狂砸盤的保險基金,就說從基民手中收來的公募基金,有多少呢?七千億!拿出區區零.零五%來,中國石油就穩住了,大盤也就穩住了,但是不但不拿,還拼命地砸!要的是什么?暴跌再暴跌! 不是說證監會開會要講政治嗎?哈哈,念文件1本正經,下臺時稍微眨1下眼睛不是就能會心1笑了嗎? 那么暴跌復暴跌,誰開心? 一、老鼠倉。可以得到更便宜的籌碼; 二、外資。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收購中國的核心資產; 三、被老百姓熱議的賤買國產的人。說建設銀行賣二.四五元/股給友邦是賣國,那么2級市場跌到一.四五元/股,不是就成了愛國英雄了嗎?再說農行正在股份制改造,什么價格友邦才會開心地舉起水晶杯呢? 四、仇華的敵對勢力。你經濟增長不是快嗎?你不是要和諧嗎?你不是要風光地搞奧運嗎?看看,你民不聊生了吧?民眾和政府有對立情緒了吧? 那么暴跌復暴跌,誰傷心? 一、中國老百姓。理由地球人都明白。 二、黨。“增加人民群眾財產性收入”這個莊嚴的政治承諾,居然成了忽悠百姓進套的事實,1言9鼎的政治威嚴在遭受空前的侵蝕,一號肯定痛心疾首! 三、政府。“防止大起大落”的施政宣言,居然得到截然相反的現實結果,政府的能力和誠信遭受空前質疑,三號焉不憂憤交加? 所以,我們知道了,目前中國資本市場上形成的利益集團有多么龐大,有多么囂張,有多么貪婪,有多么殘酷,有多么危險!他們就是要在中國股市上先買1只貓,然后以大象的價格賣給老百姓,然后再無所不用其極地讓百姓以貓的價格再賣給他……顛來倒去,反反復復地從事著這個骯臟的游戲,其結果是國家發展再快,經濟發展再好,老百姓和資本市場也牛不起來。終,中國將為他們這個骯臟的游戲付出巨大的代價! 目前證監會的官員“出事”的已經有好幾個了。前發審委工作處副處長王小石被判9年;前中國證監會貴陽特派辦負責人高勇死緩;前證監會副主席王益也已經被“雙規”。他們都是因為其他事情牽連出來的,被發現純屬偶然。 還有沒有“王小石”“高勇”“王益”在大樓里依然神現活現地“保護投資者利益”?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目前薄弱的法律體系是無法保證大樓里沒有他們的。 為獲得1己之私或者1個小團體的利益,使億萬百姓的利益受損,使國民經濟的發展受阻礙,使黨和國家的威信受侵蝕,使民族復興大業成泡影,這樣的事情確實有發生的可能。 怎么辦?必須將目前這種證券監管的法律框架、執行機構、制衡方法全盤推倒重來,重新建立1個受中小投資者有效監督、和市場利益相關各方完全隔離、獨立行使資本市場法律監管職能的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才能保證資本市場為社會的公平正義、為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