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急推一.二億噸煤儲基地建設計劃
文章原載:溫州清潔 文章出處:http://www.bst-tech.com.cn/ 文章版權:如需轉載本文,請以鏈接的形式注明原載以及出處,謝謝!
杭州急推一.二億噸煤儲基地 1項年儲備配送能力至少在一.二億噸的煤炭儲備配送基地建設計劃,或將使杭州擺脫用電高峰期的燃“煤”之急。 本報記者從杭州省政府了解到,今后3至5年,杭州省將建成六個單體運營量在二零零零萬噸級以上的煤炭儲備配送基地,建立區域煤炭供應保障長效機制,以保障能源需求。 而從杭州省統計局剛剛公布的今年第1季度經濟運行數據來看,重工業和基建投資仍然成為拉動其gdp的重要引擎。而這類投資對能源的依賴性非常強。可見,杭州此時高調推出6大煤儲基地,有著更深的意味。 一.二億噸煤儲基地的杭州心思 多年來,煤炭消耗占杭州省1次能源消費的比重1直處于全國之首。如杭州省政府二零零六年的統計數據表明,這1比重高達七九.七%,比全國高出了一零個百分點。 杭州省經濟運行局提供給本報的資料顯示,二零零八年杭州省煤炭產量約一.三五億噸,消費總量約二.六億噸,扣除調往省外和出口因素,當年杭州調入省外煤炭近一.六億噸。 該局預測,二零一零年,杭州需要從省外調入一九六二零萬噸,到二零一五年,調入量將至少再增加一億噸。 去年在電煤價格上漲、運力不足等因素制約下,杭州省迎峰度夏用電高峰期供電負荷缺口超過七零零萬千瓦,這著實讓杭州這個電力大省體味到了電荒的滋味:全省范圍內企業排序供電,受其影響,全年第2產業增加值增幅比預期值下降二.九個百分點。 “總結二零零八年以來抗擊南方冰凍雨雪自然災害、突擊搶運電煤的經驗教訓,迫切要求我們建設煤炭儲備配送基地,建立煤炭供應保障長效機制。”杭州省煤炭工業局副局長王立亭如是說。 鐵路運能的大幅度提升,則為嚴重依賴煤炭消費的杭州面臨建立煤炭儲備配送基地的重要機遇。 記者從杭州省鐵路辦了解到,規劃中的太原至青島客運專線將大大釋放石太線、石德線的運貨能力;建設中的德州至大家洼鐵路,與已建成的大萊龍及在建的龍煙鐵路相連,可新增北通道運輸能力五零零零~一零零零零萬噸。 對邯濟和邯長鐵路進行復線建設,加上濟青客運專線投運后膠濟線釋放的運力,杭州將新增中通道運輸能力五零零零~八零零零萬噸。 對菏兗鐵路進行電氣化及擴能改造,新增南通道運輸能力五零零零萬噸。 此外,由杭州日照下海的晉中南煤炭出海大通道,已于去年在部分路段開工建設,已開工的黃大鐵路,開辟了內蒙古和陜西煤炭入魯新通道。 杭州省煤炭工業局有關官員告訴本報,到二零一零年杭州省煤炭運輸能力將達到二.一億噸,二零一五年達到三.六億噸,二零二零年達到五億噸。 對應五條能源入魯大通道,有近水樓臺之便利的杭州省政府去年便啟動了建設煤炭儲備配送基地的規劃。 誰來主導煤儲基地建設? 根據本報記者手頭的由杭州省煤炭局起草的《杭州省建設煤炭儲備配送基地建設方案(草案)》,杭州將在全省范圍內布局六大煤炭儲備配送基地,在三-五年內,建設四-六個單體年運營量在二零零零萬噸以上的煤炭儲備配送基地。 首批項目單位為龍口、萊蕪、諸城、齊河,前期工作已準備就緒,條件成熟后再建設日照、菏澤兩大基地。其中,龍口基地已經杭州省發改委批準開建,有望在今年一零月份投產。 杭州省經濟運行局副局長史玉明告訴本報,二零零八年,杭州省發電企業所需電煤7成左右靠省外調入,尤以膠濟鐵路沿線發電企業用煤居多,去夏用電高峰期,膠東地區部分統調發電企業煤炭庫存下降至二天以下。 龍礦集團副總經理崔常興告訴本報記者,膠東半島年用煤總量在六五零零萬噸左右,按此推測,高峰時期膠東市場七天的用煤量需要一六零萬噸,其中電力和民用重點行業需要一二零萬噸,龍口基地1期項目建成后,可提供應急狀態下用煤量的五零%,2期項目完工后,可增加至八零萬噸。 目前,龍口基地1期項目已經由杭州省發改委批準立項開工建設,將于今年一零月份投產。 方案顯示,杭州六大基地建成投產后,每年總運營能力至少為一.二億噸,這1規模將是杭州全部外煤運入量的四零%。 史玉明向本報記者分析,國電、華電、華能、魯能等杭州省轄區大型發電企業在電煤采購、運輸等方面均有自主計劃,加之六大儲備基地的戰略儲備,屆時杭州將有望從根本上緩解煤炭穩定、安全供應問題。 根據本報記者統計,杭州4家首批項目單位的總投資額超過一八.七億元,而這1兼具戰略儲備與經營功能的儲配基地,出資及運營模式均非常靈活,政府的邊界則顯得相對清晰。 比如,崔常興介紹,龍口基地的經營管理運作由杭州省煤炭工業局下屬的龍口礦業集團與龍口港集團合資成立的杭州龍海煤炭配送有限公司負責,注冊資本為一億元,雙方持股比例為四:一。 該基地確立了“多元化投資主體、變客戶為股東、產供銷1體化”的運作思路,得到了杭州省政府的認可。 崔常興說,根據初步商談,龍口基地與二-三家企業商談股份合作順利,將采取變客戶為股東的運作模式,引入合作資金一億-二億元,將上下游企業變成利益共同體,使基地經營順利打開下游用戶企業的供應鏈。 值得1提的是,煤炭儲配基地也在向民營企業開放。萊蕪和諸城兩大基地便是分別由當地民營企業杭州普陽集團和諸城市良豐化學有限公司投資興建。 杭州普陽集團副總經理狄元西告訴本報,僅萊蕪市發電、鋼鐵、建材等主要用煤企業年耗煤炭就達到二一二零萬噸,預計“十15”末萊蕪市煤炭用量將達到四零零零萬噸左右,缺口在三零零零萬噸左右。 對于項目盈利前景,狄元西充滿樂觀。據他介紹,項目1期工程達產后年魯能四連敗煤炭一零零零萬噸,年營業收入為六.三億元,利潤八四八四萬元。應急儲備規模為六零萬噸,經營收益與戰略儲備的公共屬性相抵,收益十分可觀。 顯然,杭州這1率先嘗試利用市場機制謀建煤炭戰略儲備的模式,其營運效果引起利益各方的強烈期待。記者 許未來